防控新冠病毒疫情战役中的首都药师(第三十三期)
本期提要:本期简报转发北京友谊医院药学部李泽药师的文章,记述他在发热药房工作的经历和感受。李泽药师没有过多地记述他在发热药房工作所遇到的困难与艰辛,而是更多地记述了科室与工会领导、院感部门、后勤部门对一线人员的关心爱护,以及医务人员、医技人员在发热门诊的通力合作。这说明我们许多药师不但在职业能力上得到了锤炼,而且感恩意识、团队意识也得到了明显增强,这也算是我们参加抗疫斗争的一项收获吧。
我在发热药房工作的经历和感受
北京友谊医院药学部 李泽
鼠年伊始,新型肺炎疫情凶猛来袭,举国上下奋勇抗击,医务人员再次冲在最前线。我也在本院启动新冠肺炎诊治工作后,第一时间申请去感染风险较大的发热药房工作,因为这是党员药师应尽的职责。
当我得知很多药师都主动申请去发热药房,就一个劲儿地向科室领导强调自己的三大优势:年纪轻轻免疫力强,尚无子女需要照顾,全家老少一致支持。科室领导看我决心很大,就把我与谈玲、谢俊大、潘晨3位药师,一同分配到发热门诊药房的第二梯队。
上阵之前,医院院感部门对我们进行了集中培训,为我们讲解了防护注意事项及可能遇到的问题;科室主任、书记和部门组长也将多年积累的工作经验与我们分享,并叮嘱我们要加强防护。
2月6日是我到发热门诊药房工作的第一天,我们首先来到隔离工作宿舍,看到总务处已经为我们做好了生活准备:整齐的被褥、分好的慰问品、收看新闻的电视、通风换气的空气净化器,还有用病床改造的临时晾衣架,一切都摆放的井井有条。由于我们穿着个人衣服不便前往发热门诊,温爱萍书记和程晟组长还特意为我们送来了外套,以防大家着凉。
我们在发热药房工作期间,沈素主任经常来看我们,及时了解工作情况并为我们加油打气。沈素主任和工会领导还在潘晨药师生日那天为她送来了生日蛋糕和鲜花,与她一起度过了一次难忘的生日。工会领导也主动征求我们意见,及时为我们调整了饭菜品种并增加了餐间水果。尽管我们在发热药房工作期间及此后一段时间都要在隔离条件下生活,但科室领导与后勤人员的关怀让我们并不感觉孤单。
我们发热药房第二梯队的4位药师实行6小时轮班制。2月6日晚上我提前1小时就来到发热门诊更衣室准备接班,光是穿戴全套防护装备就需要大约40分钟,包括穿里层洗漱衣、外层防护服,套里层脚套、外层脚套,戴里层N95口罩、外层外科口罩,以及戴护目镜和套双层手套。我们这拨接班的医务人员穿过医护通道进入发热门诊后,大家马上就分别投入自身工作:其中护士负责对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财务处人员负责挂号与收费,医生负责问诊与标本采集,检验科和放射科人员分别负责血常规检测和胸部影像学检查,病理科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最后由我负责为患者发放药品和交待用药注意事项。看到很多患者满怀焦虑而来,经过在发热门诊规范化诊疗之后满意而去,我心里感到相当自豪。发热门诊简直就像一所“五脏俱全”的小型医院,通过医务人员通力协作,共同在特殊时期守护患者健康安全,我们药师也是其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发热药房的工作无疑是艰苦的,包括长时间穿戴全套防护服时的那种闷热、憋涨和无法如厕。而要做到在岗期间不去厕所,就只能提前禁食禁水,这就需要在8小时内不能进食进水。此外,长时间戴口罩也必然导致面部“挂彩”,这也是我们必须付出的“小小代价”。当然我们在发热药房所经历的艰苦和风险与援鄂医疗队同志们无法相比,他们才是最勇敢、最辛苦的“逆行者”。
虽然我在发热药房工作时间不算太长,但这段经历却是我人生历程中的宝贵财富。我深深感到药师也是抗疫大军中不可或缺的一员,同时也深深体会到我们医院中的每个医师、护士和所有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后勤人员都在为抗疫斗争奉献力量。经过抗疫斗争的洗礼,我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也更加热爱我们的医疗团队和药师团队。
李泽药师在发热药房工作中
李泽药师与他在发热药房的“战友”